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海棠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5节

      一路往里去,蓉姐儿已是开了箱子指派起东西来,县衙浅窄,前边是正堂,隔得一个不大的花院子,进了二门便是后院了,一字铺开五间屋子,一间正堂,东西各一间厢房,两边还有暖阁。
    再往后便是下人屋子,地方虽小却是样样齐全的,俱都打扫洁净,窗纸儿都是新糊过的,轻薄薄的透着光,院子里也不风枯叶败草,房里头家具也齐全,自床到榻,还有多宝格博古架,俱是梨花木雕的,这个沣青县有钱的很。
    蓉姐儿指了丫头把帐幔坐围都铺设齐了,诸样平日用物都摆出来,有零有总,一样都不少,两个坐定了,玉带捧了铜吊滚热的水进来,先倒一杯茶吃,散一散乏。
    蓉姐儿捧了八仙白瓷杯子,搭了脚坐在软褥子上头,两只手捧了杯子,头一歪:“这一出又是甚样名目?”
    徐礼持杯不答,只侧头笑看了她,就见她摇了脑袋,晃着头发上缀的金珠儿:“按我说,这一出该是先礼后兵。”
    这头屋子还不曾离好,那头就有人送了席面来,一桌四个小碟八个大菜,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都齐全了,还配了金碗金筷子。
    既是送请,也不能不应,吃得了却没人来收桌子,蓉姐儿稀奇道:“都说金饭碗,我且是头一回捧了金碗吃饭。”这礼倒送的巧,成套的十三件,算一算光是金子就有百来两,要紧的还不是金,是工艺,这楚家倒真是财雄势厚。
    不明着送钱,转过这个弯来,想必到任的,没人没尝过楚家的宴了,来报菜名的还道有这个名头,叫事事如意,那金盘子金碗,可不都是打了如意纹。
    吃的嘴短,拿人的手软,蓉姐儿眨了眼睛看着徐礼:“这礼,咱们是收还是不收?”徐礼看了这眩目盘盏,微微一笑,若真个没经过见过,可不头一回就叫砸怕了,想来这地方做县太爷,是个聋子的耳朵,凭当个摆设看的。
    “便是回礼,一时也寻不出相当的来。”蓉姐儿点了指头:“缁重俱都在后头跟着,若不然,我带的那扇五彩倭金大屏风倒是能对得上。”
    徐礼摇一摇头:“不急这些,且收着,看看往后是个什么路数。”他吃喝完了,摸了摸蓉姐儿的头:“我去前头看案卷,你要什么只管吩咐下头人。”
    蓉姐儿点了头,看看屋子里头确还不曾打理,按她的性子还得架个秋千架子,外边一路是桃花粉叶,县衙里头却只种了长青松柏,她不敢什么风水说法,叫了小厮下去吩咐,让人拉一车花株来。
    这里头好似还真没人在意县衙的风水,才刚吩咐了一盏茶,花株拉了两大车,点一点都能挨着屋子种一圈了,栽了碧桃红杏,又架起柳木秋千,还有人送了锦鲤来,要会钞时,那人摆摆手:“这点子小东西,还有甚办不到的。”
    口气好似他们是来出客的,而楚家才是这地方的主家,后衙那些丫头倒不是姓楚的,俱是从外地买来,还有上一任县令走时留下来的,蓉姐儿叫了一个过来,和和气气同她说话,问明白了才知道,此地为奴为仆的,俱都不姓楚。
    楚家根深势大,只要沾个楚字,由着族里出钱安置房舍,若是女儿办一付嫁妆,若是男儿便进族学,真个读书不成的,便给楚家生意打打下手:“奶奶且看后日的清明,满镇子都要去飘钱的。”
    蓉姐儿挑了挑眉头,这楚家还真是关起门来当土皇帝了,她又问:“镇子里头总好这样联姻,竟没人外娶别嫁?”
    那丫头倒机灵:“那俱是往别县去的,楚家男丁多,这一辈便有七房人家,米面粮油南北杂货俱是姓个楚字的,连着布坊酱坊也都一样,别姓在此地哪里呆得久,没个营生,也只得往外头去寻,沣青县里,东南西俱是楚,到北边才是杂姓人。”
    这边蓉姐儿听了皱眉毛,那边徐礼也一样不开颜,沣青县十多年不曾有过凶案,连田产纷争都无,也没个病灾,年年风调事事雨顺,镇上大半人家都在给楚家帮工,山脚下边有个丝厂,一
    个镇子总有百来口人靠着丝厂活,再有那染布工造酱工,统共才多少人,千户人家四五千人,里头三四千人吃的楚家米食的楚家盐。
    连县学都无,此地连个儒教正堂都是虚职,家家都往楚家族学里去,名册一打开,除开一排楚家,再没个别姓,徐礼连着翻了两页还不曾瞧见有别姓秀才,心里明白这里头定有猫腻。
    徐礼阖上案卷,那个书记倒合气,徐礼问一声姓名,他竟不姓楚,正自疑惑,那人笑一笑:“我媳妇是楚家旁枝。”
    徐礼在外还绷得住,到得后院阴了一张脸,蓉姐儿知道端底,立起来引他坐下给他揉肩:“饭要一口口气,路得一步步走,咱们初来乍到,忍些便忍些。”看着守礼却处处都是下马威,蓉姐儿说了这些,叫了甘露进来:“你去厨下看看可有鲜鱼儿,今儿我下厨。”
    ☆、第211章 进楚家艳压群芳望白塔初见端倪
    一道鱼羹自是哄不好徐礼,他连坐都坐不住,在后衙书房里呆到月上中天,甘露兰针熏过了被子还不见他来,蓉姐儿翘了脚儿露出裙子底下的鞋尖尖,正挨在大迎枕上头看那墨刻本子。
    玉带碧螺两个是后来的,再不敢往前凑,老老实实到门外头等着去,蓉姐儿听见珠帘子响动,抬了抬头:“甘露,把灯火拨亮些。”
    甘露得了这一句,去拿银挑子,蜡花炸了炸,挑了两下屋里更亮,兰针问一句:“奶奶,可要叫人往前头去请?”
    蓉姐儿摇了头,她已是卸了妆,素了一张脸,头上也没饰物,虽到了春日,夜风还是凉的很,甘露拿了个汤婆过来,套在大荷包里头,给她搁在脚下暖着,蓉姐儿索性脱了鞋,把脚踩在黄铜汤婆子上,觉得着暖和了还道一声:“叫厨房里看着热水,他那头别断了。”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徐家里总也是处处不顺心,却不过是后宅弄弄小巧,再不比此地,世族把得牢牢的,凭是你是什么官儿,俱都插不进手来。
    男人看的前头事,女人着眼的却是吃穿用,蓉姐儿特意没用县衙里留下的丫头,俱把她们调到花院子里头去,便是不欲落了人的眼,谁知道这儿哪一双眼睛是刻了楚字的。
    她这里才要架千秋那头就送了整套的事物来,木头上还雕了花,楚家做到这份上,哪这样容易就能伸手把事儿揽过来。
    徐礼想的可不是安稳稳作个三年官,再回金陵往上考举人,他是真想做实事,如今竟连个插手的地方都无,样样都有人安排好了,给他圆这脸面,也是看在徐家的份上。
    那个姓汪的书记也不知这新来的县太爷作甚同案卷过不去,一件件都是封了档了,偏要拿出来细看,他吃的楚家米粮,只记在心里,也好报给楚家知道,书房里头的事儿,却是样样都不必他插手,只晓得年份,不知道是在看哪个。
    蓉姐儿一直等到夜深,蜡烛烧了一半,红油淋漓了整个烛台,她身上披了张薄毯子,大白帘在她背上,长毛尾巴盖住她露出来的肩。
    帘子一动,大白先抬起头来,绿幽幽的眼睛看着徐礼,轻轻喵呜了一声,等徐礼走近了,才把身子挪走,尾巴尖尖还扫一扫蓉姐儿肩,喉咙里咕噜了两声。
    徐礼抱了她起来往床上放,才脱了靴子,腰就叫她环抱住了,脸挨着他的背蹭,徐礼心头一松,眉间折成了“川”字叫她抚平。
    反身抱了她:“妞妞,明儿备一份礼送往楚家去,等清明那日,咱们去会会他。”蓉姐儿模模糊糊应了声,趴在徐礼肩上,一只手搭在他胸口上,沉沉睡过去。
    第二日醒了才是接官仪式,楚家族长不曾来,派了长房的嫡孙,同徐礼差不多年纪,穿了青衣戴了软巾,面上带笑说话客气,开口也不见外,把一镇事都归到一家事中,听见吕先儿要赁房子,大大方方指了东街一出房舍,还道:“此地也确是浅得很,住家眷便罢,若再住师爷长随,倒短了地方。”
    挨着县衙的小院,安排师爷吕先儿几个住下正好,那金碟子金碗已是接了,徐礼老实不客气,那楚家子脸上带笑,又请了徐礼清明来观礼。
    蓉姐儿这里也办了回礼,自金陵带了来的板鸭风鸡,雨花茶并云锦,样样都算是物产,那云锦倒是最贵重的一样,楚家接了礼又来告谢,送了一碟儿果馅椒盐的饼儿,还特特说了,是大少奶奶亲手拣的。
    那果仁儿只平常,连甘露兰针做的都比这个巧,又问了楚家的大奶奶是甚样人,连着四平都不知道,她已经是衙里呆得最久的了。
    “是骡子是马总要出来溜,也不差了这一日半日的。”输了人也不能输阵,蓉姐儿开了箱子捡出原先预备好的裙子衣裳,如今看看倒不够显眼的,看楚家的招摇样子便知,那一位少爷,穿得是素青衣裳,却是刻丝暗纹的,打眼儿瞧着素,腰上那付玉带却一块块都要上好的羊脂白玉,刻得梅兰竹菊,岁寒三友。
    缁重未到,她那些大衣裳俱都在后头船上,甘露捡了两件蓉姐儿都不满意,还是兰针道:“奶奶平日里穿的拿出也很能见客了。”她的家常衣裳,便是徐大太太都说过奢的,到得此处还能不惹眼?
    “这销金的刻丝的都不成,得压得住。”她的衣裳还是照着轻快活泼的来做的,这回却是亮相,蓉姐儿最懂这些个,初到金陵,王四郎且没站住脚跟时,秀娘每回出门都遍插金银。
    外头那些个,自来先敬罗衣后敬人,一味走那庄重含蓄的路子,才叫那眼浅的看低了。玉带如今跟着兰针打理衣裳杂事,端了茶托来摆在桌上:“我倒记得奶奶有件才得的宫缎衣裳,嫌着颜色老气,一向不曾穿过。”
    是玫瑰紫二色金的刻丝袍儿,跟着这个一道做的,还有一窝丝的攒儿冠子,蓉姐儿不喜欢,嫌着老气横秋,叫一身的金压得晃人眼,却实是金陵刚时兴起来的,仿着宫眷样式做的,裙子底下镶了六道澜边。
    如今穿它倒是正合适,试了高底脚儿,露着四鬓,贴上飞金,头上累金丝的一攒儿冠子,正中间一颗火彩流光的大红宝石,当时徐家送来的上头镶了鸦青宝石,还是蓉姐儿拿出去找匠人换过,这一块是徐礼自吴氏嫁妆里头找出为的,深红色,比大指甲盖儿还更大些,方正正品相完好,这一块也再难寻。
    脖子里戴的金领约,前襟扣了金刚石的扣针,腕儿上七八个镯子,这样打扮了往前一站,便同内城里的官眷不差多少,连身边的丫头也都早早就换了春衫,腰上扎一条销金腰带,四个丫头穿了同花不同色的裙子,簪得一样花珠,抬了轿子往楚家去。
    徐礼倒穿得素,腰间一块竹结玉,清爽爽去了,到得地头,镇子里道路窄,骑不得马,他先下了轿,又去扶蓉姐儿下轿,见她一头珠翠,虽自来她就是这个爱红爱金的华丽模样,却从不曾这样打扮过,在家里就赞过一声,掀了帘子又赞一声。
    蓉姐儿皮子雪白,抹了朱红口脂人,再穿这身衣裳,倒显得年纪大了几岁,跟徐礼站在一处,也不显着面嫩了。
    楚家出来接的是楚大少爷跟楚大奶奶,这一家子都穿了素色衣裳,楚大奶奶一打眼瞧见蓉姐儿,挑挑眉毛笑一声,行了个半礼,一路带她往女眷里头去。
    楚家大门口的照壁总有二尺来长,拿金粉刻了四个大字“诗礼传家”,既有这四个字,里头的妇人一个个俱都青衣小裙,连着丫头身上都无艳色,这一行五个进来,到引人侧目。
    茶汤是淡的,连着盛上来的玫瑰丝金橘儿麻饼细榧,竟没一样是有味儿的,俱是淡的,蓉姐儿吃了一瓣儿便不吃了,楚大奶奶见她不动笑一声:“不知道太太喜欢吃个甚,胡乱摆了些,叫下头人换过就是。”
    蓉姐儿睨她一眼,快声快语:“我自来不爱这些,素淡淡有甚个好,我就爱大甜大咸的东西,这细榧倒是香,若是拿盐炒过更有味道了。”
    金陵吃茶还要放玫瑰丝果仁儿粉的,到这里怎么的惯,倒是清茶喝得,也不过略坐一坐,早上楚家已是行过了礼,这回请饭,往花厅一坐,素得同守孝一样,连摆盆的红杜鹃都无一朵。
    难为这时节还养了水仙,外头玉兰开得好,厅里菜色摆齐了,楚大奶奶道:“咱们家老太太年岁大了,便不往前头来,奶奶告罪。”
    一溜儿都排好了座次,一桌上连个荤也无,看着俱是青青白白,满目都没能下筷子的东西,蓉姐儿正生疑,甘露舀了一勺子豆腐,摆进嘴里吃了,才知道是拿鱼肉做的,一桌子菜,看着是素,竟全是荤,连着青菜都是拿鸡油炒的。
    蓉姐儿拿了素银筷子,那桌上楚家不知哪一房的小女娃儿直瞪瞪的瞧过来,盯着她通身花翠看个不住,一时金珠儿晃了,一时红宝石闪了,蓉姐儿自家觉着,抬头冲她笑了一笑。
    这一笑却坏了事,楚大奶奶皱了眉头,直喝了妹子的名字,说她太不规矩,在蓉姐儿面前现了眼,那小姑娘唬的低了头,连面前的菜也不敢挟,只顾低了头,另几个妯娌竟也不帮着她说话,好似不曾听见,还只一筷一勺的吃的着自家碗里的饭。
    蓉姐儿暗暗吸气,又缓缓吐出来,同楚家这几个更没话说,等吃完了饭往花园子里头疏散,这才看见寥寥几株花树:“我们老太爷不爱红紫,连着这几株,也还是老太太作寿种下的。”
    蓉姐儿心里一哂,可不是,若还是白花,哪里是作寿,便似戴孝,这楚家一家子透了古怪,房舍屋宇平平,倒是后头建了高高一座塔,蓉姐儿抬头一看,隐隐瞧见那塔上有白衣人,才要去指,又闪了过去。
    楚大奶奶便似不曾看见,拉了她往前去,逛得半个花园子,送了她出去,蓉姐儿觉着古怪,徐礼倒平和,比昨儿那付忍了气没地儿撒的样子要松得多,可等上了轿子,他却捏紧了手,这楚家实是不曾拿他当一回事。
    回去问了四平,才知道,那个塔,是沣青县有名的白塔,说完来此地是一块浮州,这古塔便是神针,一针把沣青县定在此地,这才绵延繁饶,原是个古寺,有寺僧有方丈,香火鼎盛,如今却成了楚家的家庙,里头俱是些带发修行的女人。
    四平缩了脖子只不敢说,蓉姐儿问得急了,她便道:“我也不曾听说过多少,只知道,那里头关着些不安份的,有未亡人,也有已亡人。”
    阖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没人敢捅破,四平缩了身子搓着手:“如今这位楚大奶奶,不是原配,别个都说那是死了,也有人传,她是叫关在塔里,因着过不下去,想要合离,叫楚家说发了疯病关起来的。”
    蓉姐儿唬了一跳:“真个?竟有这回事!”连皇帝的亲娘都不作太后敢了嫁,还有哪个人家敢磨搓着儿媳妇不叫合离的,她捂了心口一阵跳。
    四平赶紧垂了脑袋:“我不是隐隐听见几句,再认不得真的。”
    “娘家人见不着女儿,就不来闹?”蓉姐儿气愤不过,竖起眉毛,四平叫她盯了低下头:“出不得镇子,哪个知道。”
    竟是人人皆知,只没人捅破,蓉姐儿还是头一回张了口说不出话来,在屋子里头转了几圈,还是坐下,捶了下坐褥,这事儿自来民不举官不究,那一家许还不知道女儿已经是叫人偷龙转凤,关起来多年了。
    这事儿顶了天,只没人来告,楚家便能立得住,儿媳妇病了,还照管着她,说出去也是仁义,蓉姐儿气的无法,脑子里头打转,又不知道要怎么说,便是县太爷也没有过问这事儿的。
    清明撒钱还扫出去百千两,打着楚大善人的名头,骨子里头这腌脏便似陈年水垢,蓉姐儿自来心里藏不住话,见了徐礼便叨叨个不住,恨不能连大白摇了几次尾巴都告诉他,这回去生生忍住了不说。
    徐礼见她气闷,还当是在楚家不乐,搂了肩头宽慰她:“明儿,我带你住北街去。”
    ☆、第212章 逛北塘遇楚七爷摆花宴鸿门待客
    北街同余下几处皆不相同,船才绕了个弯儿,蓉姐儿便觉眼前一亮,这才是小镇模样,屋瓦相接,柳树成荫,恭桶儿挨着菜篮子,开了后门便是河,赶早市的船撑了槁过去,船上挨个儿摆了竹篮子,用槁高高叉起来,摆到河岸边,自有小娃儿来拎了回家。
    有的年岁大些,有的不过三四岁年纪,篮子比身子都大,拿不动只好拖,叫凹凸不平的青石路绊了一跤,张了嘴儿就哭,屋子里头大些的瞧见了,奔出来扶起弟弟,两只小手牵在一起,挎了篮子,大的带小的进去。
    还有小娃拿了大瓷碗出来,跑到馄饨摊前买馄饨,那瓷碗上头有个铁吊,看着跟小篮子似的,拎了满满一碗,一步一挪的往家去,有淘气的跟在后头拍了巴掌嚷:“落地啦落地啦!”
    热腾腾的米线浇了酸菜肉沫的浇头,就了酸汤一气好吃两碗,摆摊子的一对夫妻,丈夫站在热汤锅前下米线,这样的天气热的浑身是汗,不住拿软巾擦拭,大铁漏勺儿一碗碗的舀将出来,面前排的十几个青花大瓷碗,一锅出来就全盛满了。
    妻子端了盆儿舀浇头,酸豆角肉沫的,一勺子倒上去跟塔顶儿似的冒着尖儿,食客还有再加的,叫一声加浇,她就迈了小脚过去,再给舀上一勺子,还给再添上些,食客气着满意,光了面碗,往里头扔十个大钱,叮当一声,两夫妻就道一声谢。
    蓉姐儿在船上看见也跟着咽起唾沫来,自离开泺水她再不曾到街边河边吃过这些,家里也有厨娘做,拿鸡脯子虾仁儿切丁儿炸了,拌上香油浇在面上,鲜是鲜的,可总是没那味儿。
    她一扯徐礼的袖子,他就低了头笑,这一路到底是食摊儿,不必看也知道她馋了,隔得几只船便有登岸的口,窄窄一条道,只够一人行,蓉姐儿跳下船去,拎了裙角儿跑在前头,徐礼整了衣冠,等踏上石阶,那摊主夫妻已是专捡了一张干净桌子,专给他们坐。
    这回出来两个人俱都没带小厮丫头,蓉姐儿讨了滚水,把筷子碗都涮过,等那米线上来,还问:“这一片还有甚好吃?”只这家摊子上人多,那小妇人笑一声:“再往前炸臭豆腐,打糕团都好。”
    徐礼见她真个馋了,摸了银钱出来:“烦你各各端一份来。”那小妇人得了银子,招手把儿子叫过来,吩咐了几句,小孩子倒伶俐,除开买了小食来,竟还有两串儿拉花糖葫芦。
    徐礼不吃这个,把糖葫芦给了这个孩子,那对夫妻倒不好意思,又给蓉姐儿那碗米线添了浇头。徐礼喝了口汤果然鲜得很,才要问,就听见蓉姐儿道:“这汤是拿小虾子熬出来的,还须
    是白虾米,别种俱不成。”
    “太太好口舌,一尝就品出来了。”小妇人擦擦手,给桌上摆了碟子酸水:“若嫌不够酸,再加些个酸菜汁儿。”
    蓉姐儿真个加起来,往里头倒,用筷子搅均了,两人正吃着,又有个公子哥儿打扮的跳了船下来,嚷一声:“老高,还给我上三样。”
    徐礼用了一半,不住同那摊头老板搭话,问他这一年摆摊儿能得多少利,老板憨笑两声,只不答话,再问他也只笑道:“勉强糊个口而已。”
    蓉姐儿尝了一串炸臭豆腐,这东西她自来不爱吃,嫌着太臭,这一碟子倒炸得好,皮儿脆芯子嫩得出水,还配了辣酱,吃了一块又拿小签子去插另一块,嚼吃了喝一口蜜雪水笑:“生意这样好,一年也能攒出一张绸机来了。”
    摊主夫妻听了这话俱不接口,倒是那个后来的公子哥儿,端了碗坐到徐礼对家,一双筷子舞得飞快,把那汤底儿都吃尽了,又叫再给他下一碗,案上有下好的,摊主却还是从木盒子里头拿新的给他下到汤锅里。
    趁着这个功夫,那公子哥儿道:“若是寻常那算的分毫不差,一碗米线利虽薄,架不住碗数多,老高夫妻我知道,自大年初五到小年夜一日都不停,清明节还出摊儿,他来了沣青五年,儿子都要开蒙了,还没攒够束修钱。”
    徐礼知道沣青只有楚家族学,却假作不知,奇道:“我观高老板摊头生意这样兴旺,怎会出不起束修?”新皇旧年才改了教谕,下到各府各县,家中有族学或是当地便有学馆的不论,县衙需设一儒学,平民子弟皆可读书,儒教正堂由着各县分派,钱也自县中出。束修自然也是要封的,一串铜钱两条腊肉便足够了,县里还要给做衣裳,发诗书。
    这对夫妻听了只有苦笑,那公子哥儿却摇了扇子:“足下是外县人不知本县事,再往上数三任,那位姓赵的县令,把儒学与族学合二为一,楚家的族学,却不是那么容易便能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