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海棠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六十二章

      阿芙获封县主一事,不过半日便传遍了整个上京城的权贵家,政治嗅觉稍微敏锐一些的人家,对建明帝圣心偏宠已是有所察觉,迅速做出了建明帝喜闻乐见的决定。
    不论从前与阿芙交好与否,在此时他们具是与温家大房关系亲厚之人,地位稍高一些的,例如宝福公主,亲自吩咐身边的女官,替她送来贺仪。
    与卫国公府平起平坐之流,或多或少都派了家中说得上话的姑娘夫人上门拜访,更遑论身份地位不如卫国公府之人。
    太阳将将偏西之时,往来卫国公府的车架已是络绎不绝,一会儿是这家的夫人,一会儿是那家的姑娘,阿芙不胜其烦,以身子乏累为由,谢绝见客。
    被人拒之门外,倒也不是没人心怀不满,却只敢在心头想想,背地里咒骂几句,转脸仍旧向温家大房出来传话的管事,流露出谄笑的嘴脸。
    阿芙的外祖姜家比不得官场人家消息灵通,便是姜氏得空后,第一时间就给姜家送了喜报,等姜家人收到消息时,天已经擦黑了。
    外祖母姜林氏听着这消息又惊又喜,拿着姜氏送来的信件翻来覆去的看,昏黄的烛光映照着她眼角晶莹的泪珠,口中喃喃道:“苍天有眼,终于……沉冤得雪了,我可怜的芙姐儿,平白背了这么些年的骂名,终于……终于可以挺直了腰背做人了!”
    年已花甲的老人落泪,直看得她身边伺候的几个媳妇心头发酸,大舅母陈氏掖了掖眼角的泪,笑着说:“老夫人这是做什么?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前有数年冤屈得雪,后又获封县主,咱们可得快些备上好礼,去国公府好生替芙姐儿贺上一贺!”
    大表嫂杨氏第一个站出来应和道:“母亲说得是啊,这等好事自得好生庆贺一番。”
    姜林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是该庆贺一番,”又一迭声的喊她身边的管事妈妈:“阿季,快,快去清点我的库房,我记得里头有块一臂长的和田红玉,快去拿出来,再让老二去宝坻的裕和轩挑几副最时兴的头面,还有那御绣坊新出的锦绸,挑几匹最好的,颜色鲜亮的,一块儿给芙姐儿送过去。”
    又觉得只让老二姜沔给阿芙送礼去,显得不够重视,况且距离上回见过阿芙已过了许久,姜林氏想她想得紧,又说:“罢了,给我更衣,我亲自去一趟国公府。”
    二舅母何氏哭笑不得的制止道:“老夫人,您要亲自去国公府送贺仪,媳妇也不拦着您,可也不急这一时啊,您瞧这天色都黑了,况且这会儿大房恐怕正忙着呢,您这会儿去不是给芙姐儿添麻烦吗?今日啊您且按捺下激动的心情吧,明儿我和大嫂陪您一块儿去。”
    陈氏点头称是:“今日去国公府道贺之人应当不少,我们就且按捺一夜吧,明日我们一早便去。”
    杨氏忙说:“我也同去,”又怕姜林氏不愿许多人去叨扰阿芙,忙把自己儿子抬出来:“明哥儿也是许久没见过他阿芙表姐了。”
    几个媳妇接二连三的劝,姜林氏这才冷静下来,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自己太过于着急了,便点头同意,心里高兴得很,又拿着信件逐字逐字的看,舍不得挪开眼。
    陈氏见状有心要留她一人独处,便同姜林氏请辞,拉着自己儿媳杨氏走出门时,却看弟媳何氏坐在绣花墩凳上一动不动,皱着眉沉吟片刻,有些明白过来了,便领着杨氏自己走了。
    看着陈氏走远,何氏坐立难安的搅动着手中的丝帕,姜林氏知她有话要说,却也不问,又等了良久,才听她叹了口气,道:“您说,如今芙姐儿贵为县主,那我家瑯哥儿……”
    何氏不敢将话说完全,姜林氏却明白了她的意思,登时一个头两个大。
    姜瑯久久不曾娶妻所为何人,虽不曾明说,却也是几个主子之间心照不宣的,上回阿芙来时,便是姜氏拐着弯要她来相看的。
    姜家世代从商,虽是百年皇商之家,也只是名声叫得好听,受前朝皇帝抑商的影响,哪怕如今已是改朝换代,百姓门包括氏族之间,对于商户仍旧是从骨子里便看不起的,区区商户若是要娶国公之女,那是万万不够格的。
    即便是从前阿芙受名声所累,姜瑯要娶她也是高攀了的,更遑论如今阿芙沉冤得雪不说,又是建明帝钦封的县主,皇恩浩荡,世家大族若想要与备受圣宠的卫国公府打好关系,最好的办法便是联姻。
    阿芙已是适龄,联姻的最佳人选非她莫属,恐怕自今日起,卫国公府的门槛,要被络绎不绝的媒人红娘踏平了。
    姜林氏自然是明白这一层的,从前阿芙名声狼藉,不说姜氏,就是她也害怕阿芙被这名声所累,最后所嫁非人,她便想到了家中两个孙子,姜林氏自问,单凭四十无子方可纳妾这句家训,普天之下没有哪个家族,比姜家更适合阿芙了。
    阿芙嫁进姜家,且不论嫁给大房的姜郇也好,还是嫁给二房的姜瑯也好,只要有她这老婆子在,有她两个舅舅在,断然是不会让她受半分委屈的。
    她与姜氏一合计,便知道这是个再好不过的法子了,起初她二人具是心仪沉稳持重的长子姜郇,姜瑯看着温柔随和,什么都好说,可骨子里却是极有主见的,怕是包容不了阿芙有些娇矜的性子。
    可等姜林氏初初向陈氏何氏二人提起此事时,大房的陈氏口头不说话,转脸不声不响便给姜郇定下了远在江浙杨家的姑娘,等姜林氏有所察觉之时,三书六礼都过了一半,这时候若是回绝杨家,自然是不可取的。
    无法,这事儿便落在了一开始便明词拒绝的二房身上,何氏虽然不愿意,心肠却软得很,考虑了两日便同意了,姜林氏本以为劝服姜瑯是很难的,早已经做好准备强压着,要他应承了这门亲事,至于夫妻二婚后的感情和顺与否,便不在姜林氏的考虑范围内了,毕竟如她们老一辈的婚事一般,哪个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呢,婚前谁也不曾认识谁,如今不也好好的?
    本以为在姜瑯屈服前,有一场硬仗要打,谁知姜瑯不言不语,跑出去胡混了两天,回来便将此事毫无怨言的应承了下来。
    姜林氏还以为姜瑯转性了,喊了他来问才知道,这孩子找了法子偷偷摸摸去看了一眼阿芙,瞧他那罕见脸红的模样,姜林氏便知此事是成了。
    本是好事一桩,可人算到底不如天算啊。
    姜林氏叹了一口气,对何氏说:“不着急,明日我去探探莞娘的口风。”
    何氏本对于阿芙这个媳妇有几分不喜,可自从上回见过之后,便喜欢得不行,暗地里催了姜沔好几回,让他请媒人去卫国公府说亲去,偏生他总说不到时候,这下好了,煮熟的鸭子都要飞了。
    有人欢喜便有人愁,对于阿芙获封县主一事,最为震怒的便是素来与阿芙不对付的,常太师嫡女常娴。
    常太师下衙回来后,便要其夫人与常娴一同往卫国公府送礼,她才和阿芙在梨园诗会上闹翻,哪里肯去,气得常太师狠甩了她两耳光,勒令她在府中闭门思过,连带着被连累的还有她母亲常大夫人。
    反正据阿芙所知,次日太师府前来送贺仪的,是常太师的侧夫人安氏,以及她所出的三姑娘常姒。
    此时阿芙尚且不知此事,正在姜氏的青霄院里躲清静,一边盘算着从五台山一来一回需要多少时日。
    姜氏也不愿见客,母女两个索性闭门谢客,正和桂妈妈点算着护送阿芙去往五台山的人手。
    自第一位前来送贺仪的宾客来,二夫人华氏便收到了风声,看着大房径直抬回去的大小箱笼,想到这个月温廷鸿尚未按时送回家用,温落芝几个还未添新衣,摸着囊中羞涩,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
    正满脑子盘算怎么才能从姜氏手中分一杯羹时,结果不出半刻钟,便听闻大房谢绝见客,顿时喜出望外,在瑕月院好一番梳妆打扮要出来待客,全然忘记了方才昏迷不醒的周氏。
    结果等她到正堂时,莫说宾客了,连伺候的丫鬟婆子都不见踪影,等了老半天才看见一个路过的丫鬟,忙问才知道,不论是亲自前来的夫人姑娘,还是前来送贺仪的各家亲近之人,统统被大房的管事请去了偏门的秋千园,至于各处伺候的丫鬟婆子去了何处,这就得问站在阿芙的芙蕖院门口做善财童子的桑枝了。
    看着眼前这个才留头的小丫鬟,都带着满目喜意,滔滔不绝的盛赞阿芙仁善,华氏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她们二房裁新衣都拿不出银子,她们大房倒是好,白花花的银子当土一般的撒。
    若当真是个大善人,怎么不拿个几千两出来接济接济她们二房?在下人面前打肿脸充胖子,说来说去不过就是做出来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