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海棠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44节

      太后神情大震。
    “……你是说,那妖僧……”
    可先皇生平还算检点,不该弄出这么大的一个私生子来才对!
    太后觉得不可信,却又听孙子说道:“应是德太妃之子——”
    自从得知继晓身怀雷电之力开始,他与蓁蓁便想到了先皇那位被认定为不祥之人的早夭皇子——只不过后者只是一个深宫传闻,未必是真的,故而一直难下定论。
    他让怀公暗中查了许久。
    但这件事情宫中当年做得过分干净,便是怀公也不曾查到什么可信的线索。
    直到这两日,意识到皇祖母或许有了怀疑之人,他便也往霁嬷嬷身上猜测过——由此,又想到先前在清查寿康宫内应之时,偶然得知这位霁嬷嬷原是德太妃古氏带入宫中的丫鬟。
    因同古家有关,他遂又查到了一些这位德太妃的生前之事。
    方知对方的所谓病故,来得十分蹊跷,且膝下也曾育有一子,只是幼年夭折,未上宗牒。
    如此之下,他不免就有了一个猜想——这位早夭的皇子,会不会正是传闻中患有“怪病”的那一个……
    而这猜想,在方才听到孙氏一句话时,恰又得到了些提醒:‘古家待继晓十分看重’。
    若继晓当真是德太妃之子侥幸存活于世的话,那么便恰到好处地解释了古家为何会选择扶持他这一举动。
    当然,眼下这一切,仅只是他的猜测而已。
    而此时之所以这般明言——
    祝又樘看向神情震惊失措的霁嬷嬷。
    太后见她反应,心中猛地一沉。
    “这般大事……你竟也敢瞒着!倒是哀家低估了你!”
    太后蓦地站起身来,面上惊怒交加。
    “……当年奴婢也是受旧主所托,再加之心中不忍,才保住了那可怜无辜的孩子一命啊!奴婢彼时也不曾想过,古家日后会有此野心!”霁嬷嬷哭着将头抵在地上,不再做自认无意义的隐瞒。
    跟着祝又樘一同进来,候在屏风旁的张眉寿闻言瞳孔微缩。
    原来那个看似疯狂大胆的猜想竟是真的……继晓的真正身份,竟是先皇之子,当今陛下的亲兄弟!
    怪不得会有此图谋!
    霁嬷嬷的哭声再次传来:“待到后来,奴婢也曾是后悔了的……可哪里还来得及……再者道,奴婢这条贱命,幼时本是为德妃娘娘所救,这些年来,娘娘被赐死的情形,几乎夜夜都要出现在奴婢梦中……娘娘当年死的何其冤枉啊!”
    “所以你这是想替她来讨还公道了?!”太后气得声音都发颤:“……若太子稍有不察,让古家日后当真有机会起兵造反,任由那妖僧蛊惑世人,你可知会造成何等动荡局面!
    你固然忠心耿耿,倘若真要报仇,当年何不趁先皇在世,以身刺驾了事!……德妃死得固然冤枉,然古家借此名目造反,欲让无数无辜百姓作为陪葬,初心却未必是为了替她寻仇!只有你,蠢得肯信他们的鬼话!”
    历来帝王家许多事情,本就难论对错,她身为当朝太后,更需要考虑的是朝政大局。
    当然,成王败寇,自古以来皆是如此。说句难听的话,若她没有这个争气的孙儿在,单凭一个沉溺炼丹修仙、现在将大半条命都搭了进去的皇帝——这天下合该谁有本领谁来争一争!
    然如今国局尚算稳定,储君仁厚贤明,朝中大臣暗中都要称一句盛世在望,此时还有人想要借着所谓报私仇的旗号来争皇位,且用的还是阴私手段,那便是实打实的十恶不赦、罪该万死!
    “你口口声声顾念旧情,于大,你生而为大靖子民,于私,哀家当年曾救你一命——这就是你的旧情吗!”
    “奴婢从未想过要害您啊!”
    霁嬷嬷不住地叩首道:“……奴婢说句罪该万死的话,若能事成,到时您与古大人对外声称取出了先皇密旨,由您出面证明国师本为皇家血脉的身份,德太妃仙逝已久,必还是要敬您为皇太后的……奴婢又怎敢有对您不利的心思呢!”
    “……”
    太后听得几近瞠目。
    究竟是谁给她的疯劲儿,竟是将她这个太后的‘后路’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简直荒唐之极!
    她无暇再听对方废话,正色与祝又樘道:“……余下的哀家再着人细细审问,眼下当务之急,是速去将此事禀于你父皇!”
    第934章 夜
    祝又樘刚应下,又听老太后道:“不成……哀家陪你一道儿去!”
    免得那糊涂的东西再不肯信!
    事关苍生大业,若待会儿还敢在她跟前犯糊涂,可别怪她的耳刮子不留情面了——横竖是非得给他扇清醒了不可!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可如今这已不单是政事那么简单了!
    老太后这边摩拳擦掌,带着孙儿就往养心殿去。
    然刚近得养心殿,就见一群太医匆匆忙忙地赶来。
    太后眉心狂跳,向停步行礼的太医们问道:“出什么事了?”
    “回太后娘娘……”答话的是神色略显不安的明太医:“听闻是陛下吐血昏迷了——”
    可他一个时辰前才替陛下把过脉,虽说仍是虚弱燥热,可分明还算稳妥,此时突然出了这等状况,他亦是大吃一惊。
    太后脸色一变:“既如此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进去!”
    太医们连忙应“是”,不敢有耽搁地疾步入了养心殿。
    “……约是半个时辰前,陛下刚醒来,看似精神恢复了些,然一瞧见福公在旁伺候着,便是龙颜大怒,罚了福公二十杖……”太医们在内殿忙着诊治,太后与太子等在外殿的间隙,寻了内侍询问昭丰帝昏迷前的经过。
    太后看了一眼仍跪在殿下的刘福。
    她昨日里便听说了,前晚皇帝朝太子发火之时,刘福也险些被迁怒了——皇帝这是当时没了力气折腾,睡了两日攒了些劲儿,俩眼一睁又开始作怪了!
    可罚大太监便罚大太监,刘福挨了二十杖还好端端地跪在那里,罚人的怎么却吐血倒下了?!
    “而后陛下便让奴们都退了下去,后来是奴才听到陛下咳声,才赶忙进去伺候……可一进内殿就瞧见陛下吐了血,待不过片刻便昏过去了!”跪在地上的内侍瑟瑟发抖地说着。
    太后见问不出个首尾来,紧皱起了眉。
    祝又樘开口道:“退下吧。”
    “是……”满身冷汗的内侍如获大赦,缓缓退了下去。
    不多时,明太医自内殿行出。
    太后忙问:“皇上如何了?”
    “太后娘娘不必忧心,陛下应当并无大碍。”
    太后微松了口气。
    “可诊出因何会突然吐血昏迷?”
    难道是毒性加重了?
    “暂时还诊断不出具体缘故……”明太医斟酌了片刻,才道:“单看症状与脉象,倒有些像是虚不受补,无法受纳之下,所致气脉相冲。”
    “虚不受补?”太后再次皱眉。
    皇帝近来的身子摆在这里,一饮一用皆由太医在仔细盯着,怎么还会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
    且都吐血昏迷了,这得是补的多过头?
    “按理来说,确是不应如此。然陛下龙体甚虚,再加之肝火旺盛,也许是动怒之下受了刺激……具体缘故,或还需将陛下醒来之后的饮食仔细排查一番之后,才能有结论。”
    话已至此,太后也不再多问。
    只吩咐道:“皇上醒转之前,还需太医守在一侧,以备万全。”
    “是,微臣必当寸步不离照料好陛下龙体。”
    太后被宫女搀着起了身,看向孙子的目光里含着些许暗示:“既安也先回去罢。”
    继晓之事,还须等皇帝醒来之后再行商定处置之法,但所谓商定,也需提早思索。
    “孙儿遵命。”
    祝又樘行礼恭送。
    他与皇祖母所站角度不同,看到的自然也不一样。
    眼下,他所需要去想的,并非是如何与父皇商议对策——
    继晓不会坐以待毙,而在此之前,他需要准备的,是另外一番安排。
    少年出了养心殿,颀长的身形在身后投下暗影,月白色宽大衣袍被夕阳染上了点点金光。
    等在不远处的张眉寿微微抬眼望去,只觉得眼中之人恍若仙人降世。
    然那‘仙人’走近她时,眉眼间的温和神态,却又比这世间任何人来得都要真实生动。
    她仍是小太监的打扮跟在他身侧,二人的身形一同消失在了朱红殿门之外。
    “福公还跪着呢……”
    行远了些之后,四下无旁人在,张眉寿低声道。
    “放心,跪不了多久了。”
    方才他远远看了福公一眼,算是给福公壮了胆的——
    而果不其然,祝又樘离开养心殿不足半刻钟,有伤在身的刘福身形晃了晃,渐以无法支撑的姿态昏了过去,遂被几名孝子贤孙忙地抬了下去医治了。
    倦鸟归巢,金乌西沉,天地间逐渐寂静下来。
    养心殿内,昭丰帝终于转醒。
    皇帝撑着身子吃力地要坐起来,张口第一句话便是:“召国师入宫——”
    皇上召见的口谕,很快被送达到了国师府。
    静室中,继晓缓缓自蒲团之上起身。
    焚香沐浴更衣罢,僧人乘坐华盖架辇出了府。
    一行锦衣卫在前开道,华辇白纱随风微动,其内僧人手挂佛珠,闭目静神,远远望去恍若高山之雪神圣高洁,又似同皎皎月色融于一体。
    所经之处,百姓纷纷避让,有人碍于近日来的听闻远远跑开,也有人忍不住躲在一旁拿紧张的眼神悄悄望去。
    感受着那些目光的隐隐注视,继晓缓缓勾起了嘴角。
    很快,这世间诸人万物,所投向他的,将只有仰视与臣服……也包括,所有祝姓之人。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