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我独逍遥
正月底,苏廷夏的先头兵马刚抵达岭南,就与司马藉相继上杭和武平两县展开小范围的争夺战,才两天工夫,苏廷夏的兵马就占据上风,接连占据周围的府县,为苏廷夏进军粤地创造了条件。
苏廷夏在南侵途中,一路整军兵马,兵员数量从最初的四万到六万兵马,扩充到十万,而司马藉亲自率领南下的兵马,则只有三万多兵马。从兵力对比上来说,苏廷夏占据绝对的优势,就算以兵马的战斗力来说,苏廷夏所部也不占任何劣势,到底是跟着他南征北讨数年的一支军队。
司马藉后路的杭州城被北朝兵马所侵占,而林詹和张行所部,已经相继出浙南,在闽北和闽东,沿着两路兵马南下,同时之前北朝在楚地所布置的四万多人马,在北朝将军和砌的率领下,也是一路往南,兵马成三路进攻的态势,时北朝皇帝亲征的人马则驻军在金陵城内,随时都可以发兵南下。
二月初二,整个战线已从长江沿岸,延伸到闽中一代,司马藉最后的大本营福州城和徐定城,已经落在北朝兵马的视野之下,而此时司马藉与苏廷夏的战争仍旧只是小范围进行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司马藉都应该撤兵往徐定和福州,做最后的防守。但司马藉到此时仍旧没有撤兵的打算,好像孤注一掷要与苏廷夏展开最后一决雌雄。
苏廷夏的日子也不好过。
当苏廷夏南下的后勤补给之路被韩健一道圣旨给断了之后,连他的部将也感觉到,他们的兵马似乎被北朝所遗弃,而苏廷夏这次领兵南下似乎也不是带她们建功立业,而是带他们走上一条不归路。若继续跟着苏廷夏南下,那他们可能在有生之年回不到中原,甚至可能成为魏朝的叛徒,而彻底不可能归家与他们的一家老小团聚。这对于出征在外的将士来说,军心丧失是很致命的事。
而在武平之战结束之后,苏廷夏本是想彻底打通从闽西入粤的道路,他本以为司马藉气势汹汹而来,是为了跟他决战的,所以他把兵马都调集到闽西一代,准备趁着司马藉的兵马立足未稳将其一举击溃。但很快苏廷夏发现,司马藉派出的兵马都是虚招,而司马藉中军主力则不知在何处,既不在闽西,也没有回撤往徐定和福州城。
苏廷夏到底在战场上经历过不少的战事,他意识到,中了司马藉的圈套。
苏廷夏意识到这点之后,命令全军急速南下入粤地,结果中军主力刚过,后军有近两万人还没等入粤,结果就为司马藉的中军主力所偷袭。本身苏廷夏的后军中,真正的主力兵马不到六千,其余兵马则全是从江西一路南下所抓的壮丁,战争一开始,乱军就把苏廷夏后军的阵型给冲散,还不到一个时辰,苏廷夏的这支两万兵马的后军就溃不成军,被司马藉直接给吞并。随后,司马藉领兵继续南下,扼守住入闽的川州和汀州两处重要要隘,断了苏廷夏从闽西回中原之路。
此时北朝的兵马南下速度很缓慢,似乎韩健并不急着与司马藉展开交战,故意让司马藉跟苏廷夏多缠斗一会。
但此时苏廷夏的军中,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不但是北朝跟着苏廷夏南下的将士心怀不满,抓的壮丁,已经每天都有逃兵,甚至成建制的逃走,而此时粤地地方城池,又不是苏廷夏朝夕之间可下的,就算苏廷夏兵锋再强劲,但因为地方忌惮于苏廷夏曾经在北朝所干下的那些劫掠的事,都闭门不降。苏廷夏前面要攻城略地,身后还有司马藉的几万兵马扼守北去之路,军中将士还全都是不满情绪,他已经近乎被逼上绝路。
当韩健在金陵城皇宫中得知司马藉的这步棋之后,也是不由称道。
司马藉跟苏廷夏其实只交了一战,就是把苏廷夏那根本不成军的后路兵马给断了,直接拿下川州和汀州,这两座城池本身就是徐定周边已经归顺于勤王军的城池,虽然中间也曾摇摆不定,但苏廷夏对这两座城池的重视程度不足,只是派兵去接收,却没料到司马藉的中军主力南下之后不是为与苏廷夏中军所部正面交战,而是直接奔着这两座城池而去。等苏廷夏意识到张行和林詹的大军已经南下,匆忙入粤地,这下给了司马藉机会,随着司马藉占据川州和汀州,可以说是不用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苏廷夏从内部土崩瓦解。这还能让粤地地方的守军和地方官看到,原来强大如斯的苏廷夏所部是纸老虎,那北朝的大军也不足为患,令司马藉的勤王军威信陡然间提升。
此时的韩健,仍旧在继续他的“风花雪月”。从那日萧旃被韩健强行赶出去后,韩健有两日没有“临幸”萧旃,一切都好像变得要勤勉克己,萧旃也不甘于失败,她直接设了一个美人宴,同时以十名南国佳丽来吸引韩健,于酒宴之下载歌载舞,甚至她亲自下场跳舞,让韩健迷醉其中。之后韩健又是有五六日未曾过问军政之事,不过这次,法亦没有再来打搅韩健,而萧旃听女官说,这位脾气很大的亦妃娘娘,因为不满韩健之前的“堕落”,居然一气之下离开,同时还将千宁殿内本来关押着的左谷上人给带走。
这让萧旃心里松了口气。那日法亦提剑去劝诫韩健的模样,让萧旃心中颇为后怕,若法亦一剑将她杀了,那无论司马藉勤王成功与否,她都要身死在金陵城,而没有机会见证司马藉的成功。在萧旃看来,只要法亦一走,那韩健身边就少了一个可以直接劝诫之人,那她就可以肆无忌惮去“勾引”韩健,让韩健乐不思蜀,那她的计划就可以得逞。
果然,在二月初时,从南方传来消息,司马藉在与苏廷夏的交战中取得了大胜,令苏廷夏所部刚进粤地就已经陷入到进退不得的地步。此时苏廷夏似乎只有继续南下一途,因为就算苏廷夏北上与司马藉血拼到底,将司马藉击溃,他也不会得到一点好处,因为北朝的大军即将南下,他苏廷夏不能占据足够的地盘,是没资格跟韩健叫板的,他也没资格谈裂地封王之事。现在苏廷夏要谋求的是有足够的地盘,而司马藉也看到这点,也不急着跟苏廷夏最后一战,不跟你打,就是完全为了恶心你,让你腹背受敌,不能安心去攻城略地。
司马藉的这招战略是非常成功的。这也让萧旃很欣喜,因为她曾跟韩健有过约定,只要司马藉能重新攻占金陵城,那韩健必须要放她走。但现在她是以美色在吸引韩健,一切表现的她好像已经死心塌地要做一个小女人一样,她怕韩健就此会反悔。
果然,当她在韩健饮宴之时,试探着问出这问题时,韩健只是笑了笑道:“爱妃真的舍得离开朕?”
萧旃不敢说舍得,因为这将让韩健起疑心。她还不容易才让韩健忘记了一个君王该做的事,成天与她风花雪月,若就此失败的话,现在司马藉还并未正式勤王成功,她的努力就白费。萧旃显得很羞赧道:“臣妾愿意终身服侍陛下……”
“哈哈哈……”
韩健得意大笑起来,拿着酒杯站起身,对在场起舞的南朝美女道:“你们听到了吗?你们原本的女皇帝,现在愿意终身服侍于朕,那你们呢?”
所有女子都跪在地上磕头,虽然她们没有答话,但意思很明显,她们不敢有任何的二心。韩健好像意气风发一样,非要当着众女的面,要再度临幸于萧旃,还让萧旃用尽各种方法来配合。虽然萧旃已经不是第一次与众女同欢,但她在这种时候仍旧感觉到无比的屈辱,但她心中默念着:“这不过是为勤王大计而作出的牺牲。”当她想到这些,似乎眼前的屈辱也算不得什么,只要能让韩健沉迷其中,那她就成功了。司马藉就有更大的机会会带着勤王的兵马杀回来。
二月初的江南仍旧很冷,韩健原本在宫殿之内与萧旃胡天黑地,仍旧感觉不过瘾,甚至横抱着萧旃走出宫殿,就在南朝的御花园之中。萧旃甚至能感受到那些宫女异样的目光,这可是她们眼中曾经高高在上的女皇,现在却这般不知廉耻,国家都不存,居然还厚着脸皮当了敌国皇帝的妃子,被这么不当人看,居然还极力配合,别说是君王,连一点做人的尊严都没有了。
萧旃心里苦楚,但她脸上仍旧作出很迷醉的模样,尽管她的身体很诚实地早就颤抖到浑身起鸡皮疙瘩。但韩健好像察觉不到,只当是萧旃在北风中感觉到寒冷,而韩健的兴致仍旧不减,近乎带萧旃走遍了整个御花园,甚至还让萧旃到一些宫女所住的地方,特别去“慰劳”那些皇宫中的宫女,让她们知道曾经南朝的女皇帝,现如今是多么的不堪。
萧旃简直恨自己,为何要问出那种令韩健不快的问题。若非如此,韩健何至于要这么“折磨”于她?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萧旃选择放下姿态,做一个只会用妩媚和美色和吸引君王的妖精,韩健是非常喜欢她的这种改变的。
萧旃只能希望,司马藉不辜负她的期望,也不辜负她现在的牺牲。到后面,连她自己都快忘了这只是一个计,为了让自己更投入其中,萧旃尽量去忘记曾经那个自我,而全新投入到这个新的角色中,用各种方式来与韩健虚以委蛇。
当天晚上,韩健还是借口要做事,让萧旃回到千宁殿休息。其实萧旃一整天都近乎没穿衣服在寒风中奔走,除了冷,更多的是疲累,她想钻进暖的被窝里去好好休息,就没精神再继续缠着韩健。韩健也终于可以抽身出来,到皇宫中秘密关押左谷上人的地方,去跟这位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进行一番“谈判”,说是谈判,但其实因为左谷上人受制于人,她已经没有任何说话的资本。但韩健为了表示对这位“丈母娘”的尊敬,特地给了她面子,除了让法亦看守左谷上人,制住她之外,也没有亏待于左谷上人,还让法亦为她治伤。柯瞿儿本来也很担心师傅的安危,但在她探望左谷上人几次,都发觉左谷上人身体在逐渐恢复中时,她就彻底放心下来,把她的师傅安心交给韩健。
虽然柯瞿儿偶尔会耍小性子,但她也是爱情中的女人,这时候的她甚至是盲目听信于韩健。
“师傅,几日不见,你似乎更漂亮了。”韩健见到法亦,不由嬉笑着上前。为了隐瞒萧旃,让萧旃真的以为法亦被气走了,法亦这几天都藏身在宫闱中没露面,韩健也没来找过她。
法亦脸上露出略微不满之色,转过头去,像是在生气:“陛下今日可真的算是尽兴了。”
韩健一愣,马上意识到白天自己跟萧旃还有那十几名南国佳丽在御花园中做的荒唐事都被法亦所知晓,他心中也带着一些惭愧,说是在演戏,但一个男人享受到这种温柔阵帐,哪里能不动心?韩健既是在演戏,也是在全情投入,仔细品味到萧旃身上所发生的改变。
韩健笑道:“师傅难道生气了?那是徒儿的不是,等南朝平定之后,徒儿答应师傅,一定跟师傅也跟今日一样,当着整个皇宫的人,让那个师傅当一个真正的小女人。”
法亦想到自己要跟萧旃一样,要在光天化日之下,还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众目睽睽来“侍寝”,那是何等荒唐之事。她赶紧摇摇头打消脑海中生成的年头,骂一声:“胡闹。”
一句话,就好像气消了一样。韩健抱着法亦,先温存一会,这才往里面行去。
此时的左谷上人被用铁链束缚住,正绑在石柱上,面色有些虚弱地看着门口进来的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