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海棠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16节

      赵磊知道赵明同赵军不和,所以虽然赵明是三代之内的堂兄弟,也不会同他亲近,不过他们平常也碰不到一处,倒也不需要特地挑明。
    这几个月赵磊时常往县城跑,偶尔在路上远远看见赵明也当着没看见,不会特地过去打招呼,可今日人找过来,赵磊依然客道地喊他明哥,没办法前两年喊习惯了。
    “明哥这时候找过来有什么事吗?”
    赵明应该知道这家店是赵军开的,以往他不会这么不识趣过来遭人白眼。
    赵军和姚晴天原本站在外面送送赵磊,交代他路上开车慢些,此时也看到了车右侧的赵明。
    姚晴天什么话都没说,直接转身进店了。
    赵军没动,也没同赵明打招呼,就站在那里看着。
    赵明几次相同赵军缓和关系,赵军都拒人千里之外,他也就懒得假惺惺喊人了,只对赵磊说:“你每日都要来县里对吧?明日把我爸妈和壮壮捎带过来下,这不马上要过年了嘛,我给他们制备点新衣服,让他们来试一试。”
    赵军知道,对于赵壮壮的出生,赵明心中肯定一直有疙瘩在,经过今日薛丽华的一番言辞,赵明大概没办法继续掩耳盗铃了,所以他准备先把赵壮壮弄回县城了。
    至于弄回来怎么处理,赵军猜他首先肯定是向秦三敲一笔竹杠,不过秦三如今也是外强中干了,不知道能不能挤一些东西出来补偿赵明,要是能的话,赵明大概依然能和秦三好兄弟一样合作了。
    赵磊不清楚赵壮壮的事,他看了看赵军,而后转头回复赵明道:“我们三轮车拉卤味时,车厢里不能坐人的。再说大强叔他们在上湾村吧,等他们从村里到镇上来,都大中午了,我也不顺道了。”
    赵明听了这才改了脸色,他一直以为父母带着孩子住在赵军的养殖场里,赵军那么有本事,又是开店又是开养殖场,管老人侄子吃住也不费什么事,他一直儒慕赵大强这个父亲不是,肯定很想老人同他一起住。
    赵明朝赵军怒斥道:“爸怎么回老家了?家中粮食作物都被大哥你拿去卖了,米缸都是空的,柴禾也没有,这寒冬腊月的,大哥你怎么能赶爸回老家呢?你那里几十间房屋,随便收拾一间给他们住就可以了……”
    赵磊不等赵军说话,打断道:“明明是大强叔自己要回去的,再说军哥让人送米面油回去了,我们院子里也有柴垛,肯定不能让大强叔饿着冻着,明哥你怎么能胡言乱语、胡搅蛮缠呢?”
    此时店里正是上客的时候,里里外外都是客人呢,赵明这样大声嚷嚷,被顾客听到了总归是影响不好。
    赵明还想争执,赵军直接让赵磊发动车子赶紧回去了,毕竟天色已晚,耽搁下去,夜路不好走,车上还有五个孩子呢。
    “从镇上到县城来,每日有两班客车,大强叔要是要到县城来,还是坐客车方便,再说给父母买衣服,还需要本人过来试吗?不是我说,明哥你这有点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赵磊说完催动油门开车走了。
    赵明气得脸都扭曲了,不过他一向能装,也会忍,很快恢复了平静,一脸无事般对赵军说道:“我以为爸妈他们在大哥的养殖场,毕竟上次爸离开时心心念念的都是大哥和大侄女,所以我误会,一时心急才口无遮拦,大哥不会生气吧?”
    看那走动的方向,大概还想进店里蹭顿饭。
    赵军罕见冲赵明笑了,说出口的话语也意外地很温和:
    “你是想把壮壮抱回来细细查看他的长相吧?放心吧,爸比你精明,他已经发现壮壮长得和我们赵家人没有一丝相像的地方,已经让毛兰花抱着孩子回毛家去了,毕竟不管生父是谁,那孩子总归是从毛家人肚子里生下来的,毛家人会认!”
    尖酸刻薄的话语通过赵军的嘴缓缓道来,不仔细听的人还以为两人在话家常呢,有那听懂了理解了话里意思的人,连抢手的卤味都顾不上了,停在那里竖着耳朵听着。
    毕竟这孩子长得和大人像不像的话题很劲爆。
    刹那间,赵明脸上血色退得一干二净,他没想到今日第二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说出这样的事。
    自己知道了是一回事,所有人都知道又是另一回事了,这时赵明只庆幸赵磊已经开着车离开了,没有听到这样的话。
    赵明却不知道,赵磊很快就从万燕红嘴里得知了这一劲爆消息,不止赵磊知道了,上湾村和前湾村两个村的人也基本上知道了,倒不是赵大强和毛兰花大声嚷嚷出去的,是毛婷婷弟媳闹开的,她不同意那个叫壮壮的孩子老是住在家里,吵着闹着要公婆将孩子送回赵家去,而赵大强又不让毛家人和赵壮壮进屋,一来二去吵起来,大伙就都知道了。
    也就这两天的事情,村里没有电话,交通也不便,所以消息没有传过来,赵明也就不知道他帮他人养儿子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那边赵军还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叹息道:“其实我多次同你说过那孩子的出生有问题,你就是不信,被人家骗的团团转,简直丢赵家人的脸。”
    饶是赵明心里素质再好也扛不住了,他转身疾步走了,心里的愤怒除了当晚被狠揍了一顿的毛婷婷,旁人就不得而知了。
    这两年赵明和毛婷婷在县城生活,赵明从来没朝毛婷婷动过手,左右邻居还夸他性子好,毛婷婷有福气呢。
    赵明离开后,赵军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脚步轻快地回了店里。
    店里顾客多,不过多是散客,后面那张大桌子还空着,薛青松和林笑笑抱着赵昕悦坐在那逗着她玩儿。
    姚晴天在柜台边算账,赵军走去过,一脸担忧道:“小昕昕怎么一点不念生?”
    这样会不会容易被人拐走啊?
    “你看紧了就是,难不成你想她谁都不要,整日只让我俩抱着?”
    除了开业姚晴天离开那天哭得厉害,那天原本姚晴天还担心要闹几天呢,不想睡一晚,这孩子就忘了,第二天她继续忙,抽空过去抱抱就行了。
    “你刚刚又刺激赵明了?没必要,以后别管他的事,别脏了自己的手。”
    姚晴天也看开了,如今是法治社会,不能用打击报复那一套,也没有必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姚晴天这话背后的意思其实是,不能朝赵明动手,不值当。
    赵军自然听得懂,他笑着说:“放心吧,有人收拾他,毛婷婷如今在县城可比当年在镇上活跃多了,有的是怜香惜玉的人。”
    第115章
    赵军没正规上过几年学, 念得书不多,可这些年都在城里,见多识广, 接触的大多都是像薛青松这样的知识分子,自然是知法懂法,更守法。
    报复人的方式有许多种, 没必要脏了自己的手,如今有妻有女的赵军更是谨言慎行,万不会把自己搭进去。
    再说县城可不比阳湾镇, 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赵明和毛婷婷两个人没有什么根基,却整天想着兴风作浪, 特别是毛婷婷,一点不知道收敛,什么人都敢招惹,有道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看他们夫妻俩谁先被收拾罢了。
    而赵军如今要做的, 还是挣钱养家。
    过了饥荒年,到全面开展计划生育这中间近二十年时间里,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仅仅阳湖县县城就有七万户居民, 而周边农村户口是城镇户口人数的五六倍,整个阳湖县有一百一十多万人。
    这些年农村分田到户分, 城镇大力发展经济, 九成九的人相比十年前,日子明显好过起来,阳湖县坐落在鱼米之乡, 加上这两年风调雨顺,几乎很少见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现象。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手上一旦有余钱了,首先想要满足的肯定是口腹之欲,再有条件的就是买些布料做身保暖的棉衣。
    临近过年,田地中也没有活,所以进城赶集办年货的那叫一个人山人海,而整条街上肉香四溢的饭店对人们的吸引力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哪怕不是饭点哪怕各色卤味定价相对而言比较昂贵店里也几乎座无虚席。
    客人多准备的食材自然就得跟着翻翻,姚晴天这些天几乎从早到晚泡在那个大厨房里,每天对账都得等到夜深人静,今日既然打算住在县城薛青松家中不回养殖场,姚晴天就想着抽空提前把店里的账目对一下。
    至于镇上老店以及养殖场的账,前者成系统比较稳定,后者建立厂房招了工人后有专门管收支的人汇总好,都比较省事。
    有道是熟能生巧,赵军和姚晴天做了这么久的生意,账目查对起来越发熟练了。
    姚晴天盘着简单大方的发髻,在热闹嘈杂的店铺中,脸面柔和静雅,一手翻着账本,一手拨着算盘,素手翻飞,着实是赏心悦目。
    赵军看了一会,不由有些出神,心想媳妇喜欢黄金,就该配个金算盘,哪怕店里人多眼杂,家里却是无碍的,何况家中打造的保险箱和地下室除了一些纸质账册还是空无一物的。
    他们养殖场新盖的那房子,外表看着和县城一些楼房并无太大的差异,内里却相当结实,特别是地底下不止浇筑了厚实的钢筋混泥土层更钉下了十八根长长的管桩,就算以后江水上涨,漫过堤坝,大水泡上两三个月,房子也不可能下沉或是开裂,可以说是固若磐石一般。
    而他们住的一楼下面,趁着打地基时,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了几间地下室,当然如今里面还是空荡荡的,赵军想着等道有需要时再装饰加固。
    冬天昼短夜长,外面天早早黑了下来,虽然正街上有路灯,可人流消退的很快,倒是车辆多了起来。
    这一年,正街上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最大的变化就是路上的车辆多了起来。
    一年前能买上一辆摩托车或是三轮柴油车那就是轰动十里八乡的大事,如今四轮的小轿车县城都有好几辆了,更不要说摩托车和自行车,已经不那么稀罕了。
    县城房子也盖了不少,正街两边两层的楼房都少,多是三到四层的。这边是县城新区,再往外不是在动土准备盖新房就是盖得七七八八的房子。
    薛青松家的老房子在老城区,这边还多是瓦房,好一点也就和薛青松家一样的靠背椅式样的两层楼房,就二楼房子只有一楼一半大小,前面一半是楼板,后面盖了瓦房,不过也有不少人家在翻新或是扩建,整体显得拥挤陈旧。
    因为要结婚,薛青松也请人将老房子进行了简单的翻新,院子内外稍微修整了一番。
    其实薛青松也不是没有能力把旧房子推倒重新盖,当然他上班也就一年半时间,手上钱不是很多,可对于他来说钱从来不是什么问题,他只是担心将这旧房子推倒重新盖了新楼房,薛洪会想回来住。
    要知道,薛洪当初彻底搬出这里在外面另买房子就是嫌这老房子破旧,住着不舒适。
    如今薛洪老了,他那后买的房子也旧了,加上最近秦家出现了很大的变动,秦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没了,秦玫和薛丽华肯定想从薛洪身上挖钱,薛洪肯定想躲清净,薛青松这里便是最好的选择。
    薛青松自然不能让他如意,所以每次见到薛洪,薛青松就先下手为强,哭穷,用各种名目试图找薛洪要钱,毕竟惟一的儿子即将结婚,娶的还是家大业大的林家女,薛洪一分钱不出自然是说不过去,可他也真是囊中羞涩,所以大多数时候薛洪躲薛青松都来不及,如此倒是你好我好相安无事过了这么些时间。
    因为有赵昕悦这个小娃娃在,大晚上也不方便外出去饭店吃饭,赵军便从自家店里带了一些熟食,薛青松再去常去的那家老字号饭店打包了一些特色菜回来,一群人吃了饭,薛青松起身送林笑笑回家,等他回来时,赵昕悦早已睡着了,有爸妈在身边,小昕昕一点认生的迹象都没有,饿了吃,吃了睡,乖得不行。
    三人就婚事细节再推敲了一番,因着第二日事情都安排好了,所以讨论得有些晚,第二天便起晚了。
    这两年姚晴天大多跟着赵军的作息,这次赵军跟着姚晴天,也是难得睡了次懒觉,一直等到赵昕悦睡醒,一家三口才起来,然后高高兴兴去街上早餐店吃早饭。
    既然家是在县城,种地的自然少,多是在工厂做工的,也有在各机关单位上班的,早上更多的是在外面买些吃的,也不贵,白米稀饭4分钱一大碗,杂粮馒头五分,烧饼一毛二一个,煎饼因为要用油,比烧饼贵上三分,和大肉包子一样的价,一大家子早餐也就一块钱的样子,省心省事。
    县城人口多,早餐店也就多,大多卖的种类都差不多,远远望去就能看见堆得高高的馒头、包子和店里店外扎堆的人群,当然也有个别高档次的饭店,价格自然也高些,相对人会少很多,赵军对这一带已经很熟悉了,抱着闺女领着媳妇轻车熟路进了其中一家,这家就是光粥都有五六种,更不要说其他一些精致的吃食,相比寻常早餐店也更干净宽敞。
    自家就是做吃食生意的,姚晴天很少有机会在外面吃饭,偶尔体验一次,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赵昕悦还是个奶娃娃,但是在家时已经开始添了鸡蛋羹、米汤之类的辅食,这会对面前泛着香甜气味的红薯粥很感兴趣,被赵军抱在怀里,饱满的嫩脸像白面馒头似的一个劲往前探着,仔细看那鼻翼还轻微得煽动着。
    赵昕悦嘴里已经有两颗小小的白白的乳牙冒头了,长牙期,口水明显多了起来,这会加上食物香味的刺激,那口水就更丰富了,小嘴唇湿哒哒的,她还不停嗒吧着,赵军看了都忍不住笑了,一手揽着,一手用孩子脖子处系着的棉布轻轻擦了擦快掉下来的口水,而后将粥里大块的红薯捣碎,用从家中带出来的小勺子喂赵昕悦。
    其实姚晴天也好赵军也好,都是不爱吃这红薯的,毕竟小时候吃太多了,那时候哪有多少白米饭吃,多是杂粮、杂菜饭,红薯算是那些杂粮中口感最好的,产量也算高,所以在农村家庭锅台上出现的频率最高,许多人家都挖了地窖专门存放红薯,就指着地里粮食青黄不接时不至于饿死,可仓储得再好,几个月时间一过,味道还是差了很多,甚至带着一丝苦味,再加上需要天天吃,顿顿吃,不吃完多少量的红薯是不给白米饭吃的,这样下来,哪里还喜欢得起来。
    如今条件好了,姚晴天已经很久没再饭桌上看见红薯了。
    可赵昕悦还小,那些五花八门的豆粥她吃不了,何况这会是在年前腊月里,红薯还很新鲜,店家选的还全是红心的甜薯,外皮全部削掉,切成大块和上等的稻米一起熬粥,又黏又糯,的确很香甜。
    赵昕悦人小肚量却一点不小,赵军一勺连着一勺喂着,比姚晴天吃得还认真,姚晴天吃了半碗赤豆粥还吃了半碗豆腐脑,加上赵昕悦吃剩的半碗稠粥,赵军挨着碗摆开的顺序逐一将三个碗里的剩余的粥和豆腐脑吃完,原本姚晴天吃饭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赵军,可谁让他那边有只捣乱的胖团子拖后腿,不止困住了一只手,能动的那只手还得随时去阻止好动宝宝探索世界时可能遇到的磕磕碰碰,所以优哉游哉的姚晴天吃饭的进度还略微快了赵军一丝丝。
    赵军全付心神在小昕昕身上,所以并没有发现在这家店里用餐的有位熟人薛洪,薛洪住的地方离这一片不是太远,骑着自行车十多分钟的路程,前些年享受惯了,是这家店的常客,哪怕如今手上没有早些年那么宽裕也不至于到了节衣缩食的地步,依然保留着原来的一些习惯,特别是最近秦玫买菜时专挑便宜的蔬菜买,鱼肉一概全无,薛洪在家吃得就更少了。
    薛洪才坐下来便看到了赵军一行,他也发现了薛青松并不在,所以放心地吃起了早餐,一边吃一边还算计着些事情。
    薛洪知道薛青松时常利用午休和下班后的时间去赵军开的卤肉店帮忙,他只道是为了在那店里吃两顿免费的饭,并不知道薛青松算是店里半个老板,帮着管店的。
    在薛洪印象中,薛青松这个儿子一直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病弱模样,就这还能在有一份正式工作的情况下找了一份打杂的活就为了养活自己,家中秦玫薛丽华母女却只知道伸手找他要钱,薛洪觉得她们娘俩不能一直在家中坐吃山空,该出去找份活干了,就是薛丽华最近自己也有这想法。
    原先秦三有份油水丰厚的肥差事,秦三他媳妇更是有好几处门面和店铺,母女俩真想工作也不愁没地方去,可如今因为秦三在学校里犯了事,他媳妇也受到牵连丢了正式的工作,正和他闹着,这种时候但凡她看到一个姓秦的都要骂上几句,更不要说安排工作了。
    倒是赵军那个店合适,据薛洪所知,那店生意特别好,店里服务员工资不可能低,并且隔三差五打包一些卤味回来肯定也方便,说不定都能学会做那些卤味,以后他们开个薛家卤味店就更好了。
    如今啊,干个体户老赚钱了,薛洪可是知道,住他家楼下的一家子原是在火柴厂上班的,把工作岗位卖了开店做买卖去了,听说都成万元户了,几个儿子最近闹着分家。
    他只有薛青松一个儿子,这家业以后肯定都是留给他的,相信他很愿意帮着安排谋划,不过这事得等过了来年正月再找他说……
    心里算计着这些事,薛洪吃得就慢了,等赵军一行起身,薛洪自个的早餐凉透了才回神,大冬天的,凉了的早餐味道差了很多,薛洪勉勉强强吃了一半就放下了,将剩下的包子装起来塞到皮包里,骑着自行车去单位上班了。
    其实这个点,薛洪早就迟到了,不过他这些年迟到早退是常有的事,同事和领导早就习惯了,一把年纪的人,又是单位老人,说了又不听,听了也不会改,反正升职加薪没他的份,碍不着旁人的事,大家也懒得管了,也就导致薛洪在工作上越来越混了。
    吃完饭,赵军带着姚晴天去了店里,这时候处理好的鸭子已经送到店里了,这些是要做烤鸭的。
    整个大楼是一个扁扁的口字型,一楼的话除了四个拐角处的几间店铺,其余后面都有很大的空地,可以划分使用,最近,赵军开了后门,在外面砌了两个大烤炉,专门用来做烤鸭,毕竟烤鸭这样的美食最好是趁刚出炉热乎乎的时候吃更佳,新鲜出炉烤鸭的香味也是勾着一群群人不停来店里消费的大杀器。
    鸭子进烤炉之前需要用特制的料腌制浸泡,这些配料和各种卤汁经过姚晴天不停的改良、优化,味蕾上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也是卤味店的立身根本,如今都是姚晴天一人单独调配、熬制,配方除了他们夫妻其余人都不得而知。
    过了中午,和薛青松一起吃了中饭,姚晴天才抱着赵昕悦坐上了三轮车回村里,赵军去学开车了。
    县城里如今有好几辆轿车,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和林家相熟的一位于姓老板刚刚购置了一辆私人轿车,两家交情非比寻常,主动提出将轿车出借,让林笑笑可以坐轿车出嫁。
    薛青松原本想着开三轮车迎亲也很好,到时候赵军陪着他一起去,赵军人高力气大,既可以做司机又能帮着搬嫁妆。
    如今换成四轮轿车,薛青松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司机,于老板是女方亲友也不合适,干脆还是赵军来,毕竟他开三轮车之前也是现学现开走的。
    离过年也就还有三两天,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备年货,杀鸡杀鸭、腌鱼腌肉的,还有那更宽裕的,麻花、丸子都炸起来了,年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