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海棠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章

      在姜寻心里,他欠了苗嘉颜一回。
    “那你到底是跟谁亲的啊?”别人暧昧地看着姜寻,“不会就是你白月光吧,哥?”
    白月光,一晚上姜寻听了好几次这个词,本来就昏昏沉沉的脑子里条件反射一样被这三个字带出几个画面。
    要不是这一晚上他们催着问,姜寻确实好一阵子没想起来过了。
    姜寻摇头笑笑,说:“什么月光不月光的,不至于。”
    旁边小新往姜寻杯子里添了茶,姜寻拿起来喝了口。小新有意岔开话题,放下茶壶笑着问:“八百年前的事儿了有什么好问的,总说以前有什么意思。哥你现在喜欢什么样的?”
    别人都笑了,在旁边“啧啧”地笑他。
    姜寻也笑,不知道想到什么,低头笑着说:“我啊?我喜欢比我大的。”
    他一这么说周围人都起哄,说小新这是没戏了。
    一顿饭吃了半宿,都是年轻人,闹起来没完没了。姜寻好久没回来了,连过生日都在外面忙,他们于是拖着他不让走。
    姜寻一口酒没喝,但是因为感冒,还是觉得头疼。
    他自己开车回了家,路上红灯的时候看了眼手机,上面消息一堆,都是工作的事儿,私人消息一条没有。
    姜寻锁了屏把手机随手扔在副驾上。
    姜寻在饭桌上说喜欢比他年纪大的,倒真不是为了拒绝小新。
    当初第一次谈恋爱,姜寻就找了个比自己大六岁的。
    饭桌上被反复提到而想起来的那些画面,提醒姜寻他那时是真的喜欢过。
    那些画面里有洗到褪色的校服,牛仔裤,黑色帆布鞋和白袜子。
    有写字时绷得很好看的关节和手背,教人做题时专注的视线和英俊的眉眼。
    沈帆说话总是和气,讲课时不厌其烦,哪怕姜寻有时故意逗他假装做错,沈帆错愕地看着他,最后哭笑不得地问他:“你到底哪儿不会?”
    那是姜寻青春期里直观感受到的悸动。那时候他初中,沈帆在师范大学读本科,是他的家教老师。
    沈帆教了他两年,这两年里他们变得很熟,姜寻从最初叫他“老师”,后来叫“帆哥”,到最后总笑嘻嘻地叫他“帆帆”。
    姜寻中考失利是个意外,无论是他自己,还是沈帆,还是学校的老师,都认为以他的成绩考上报考的高中完全没问题。
    然而考试运这东西也没法儿说,姜寻最后没考上,滑到乡镇高中去了。
    沈帆当时比姜寻自己都难受,姜寻还得反过来安慰他,说:“帆帆你别上火啊,我在哪儿不是读啊,住校就住校呗,无所谓。”
    沈帆觉得他这两年家教课都白上了,他白拿了姜寻家这么多补课费。
    姜寻还皮里皮气地说:“我本来还想高中接着让你给我上课呢,现在看来是不能了,那你要是想我了你就说,我放假回来看你。”
    沈帆当时什么都没说,硕士实习的时候却没留在师范附中,而是直接去了乡镇高中。
    姜寻在一个和他格格不入的落后乡镇中学混着日子,在学校看见沈帆那天,姜寻彻底傻了,错愕地问:“你来找我的,帆帆?”
    沈帆当时笑着说:“什么帆帆,以后叫我沈老师。至少在这儿你得叫沈老师。”
    “什么意思啊?”姜寻傻眼了。
    沈帆指指办公楼,说:“我实习。”
    姜寻本来就喜欢他,然而在那一刻,姜寻更是感受到了从自己心里发出的一股汹涌的感情。
    在那个仿佛被城市遗忘了的乡镇高中里,两个人秘密地来往着。有时晚上饿了姜寻就偷着跑去沈帆的宿舍吃泡面,沈帆总盯着姜寻的成绩,私下里给他补课。
    姜寻还开玩笑说:“以前你给我上课要收钱的,现在我可没钱给你。”
    沈帆说:“不用,现在我有工资了。”
    姜寻问他工资多少,沈帆告诉他,姜寻说:“这也不多啊。”
    “实习生能有多少,反正够用。”沈帆用笔敲敲姜寻的卷子,“做你的题。”
    沈帆家里条件不好,这姜寻早就知道。他妈不在了,他爸有病,总得吃药。所以沈帆衣服总是旧旧的,人也有点内向。
    十七八岁动了心的男生是炙热的,带着旺盛的生命力,能让周围的人也感觉到生活里蓬勃的热意。
    对于姜寻并不掩饰的喜欢,沈帆没有严词拒绝过。他本来就是个被动的人,他始终像个疼爱弟弟的很温和的邻居哥哥一样。
    在沈帆又一次去医院得知他父亲的病情还在继续恶化的那天晚上,姜寻抱住他,沈帆没有拒绝。姜寻抱着他轻轻拍他的背,沈帆闭着眼睛,靠了会儿他的肩膀。
    姜寻那段时间每天都要去找沈帆,他实在着了迷。沈帆一边默认和他的秘密交往,一边仍然尽职尽责地给他补课。那会儿姜寻恨不得时间就停在那儿,他和沈帆在那么一个旮旯角落里长久地分享他们的秘密。
    然而时间怎么可能停下来。
    姜寻把车开进地库,停进车位,下车前拿起手机又看了眼。快十二点了,还是没有消息。姜寻笑了下,把手机揣进兜里下了车。
    他很久没想起过这些事了,也不怎么愿意想。因为故事没有停在那里,后面的发展充满了糟心和遗憾。
    学生和老师在厕所搞同性恋,要比两个学生搞同性恋,听起来恶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