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海棠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7章

      当兵说到底也就是个工作,这工作沦落到人人都不想干的地步,最根本的原因肯定是待遇不好。
    哦,难道不是百姓不知忠义吗?张九龄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李长安看向张九龄:十个百姓里有九个连忠义两个字怎么写的都不知道。对大字都不识一个的百姓大谈忠义,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人得先吃饱饭才有心思去讲忠义啊。李长安感慨道。
    张九龄欣慰的看着李长安。
    是啊,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朝廷重臣却无一人想得到。
    李长安诚恳道:我觉得他们不是想不到,而是说出来对自己又没好处索性就不说。
    甚至对他们还有好处。
    每个地方的情况可不一样,荆州的百姓逃兵役只能削掉自己的耳朵,长安的百姓逃兵役可不削耳朵,他们会卖身给权贵为奴,不仅可以逃兵役还可以逃税赋。
    过不下去的百姓会把自己的永业田先卖给权贵换钱,土地卖完了之后,再把自己家的孩子买给权贵为奴,最后再把自己也卖给权贵为奴。
    权贵既收获了土地又有了可以使唤的奴隶,怎么看都是好处。
    李长安站在她自己的角度,她若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唐公主,她也觉得大唐现在的制度好。
    她有钱有权,可以买土地、置办宅院、买奴隶,至于边关还有没有将士。
    权贵生在长安城里,住在长安城里,哪里知道边关之事呢?能听过两首边塞诗,已经是离边关最近的时候了。
    老师,我可否看一看荆州的土地册子?李长安对于张九龄提出了要求。
    府兵制的崩溃下面肯定有更根本的原因。
    而封建时期的所有制度崩溃的原因大多只有一个土地兼并。
    第30章
    均田制其实已经是一个十分完善的制度了。
    均田制自北魏冯太后起开始实施,朝廷将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朝廷缴纳租税,百姓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拥有权,已经近似于田地国有化了,这个政策遏制土地兼并,能使国家迅速富强起来。
    府兵制就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选良家子作为府兵,免税,若是立下功劳还能授勋,太宗时期短短数年内大唐由隋末的弱小恢复到能够连年发起灭国战争就是多亏了这个制度。人人想要立下功勋,想要获得更多的田地。
    正如《木兰诗》中一般,花木兰的父亲就是军户,花木兰替父从军就需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也就是府兵自备马匹和兵器出征,立下战功后又可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获得授勋,实现阶级跨越。
    不过再好的政策也有空子。均田制中分给百姓的田地为一人百亩,其中八十亩田地百姓死后就要归还给朝廷。而考虑到桑树果树种植需要很长时间方能收获,所以另外二十亩在百姓死后不会收回去,会留给他的后代,也就是永业田。
    只是唐之前连年战乱,人少地多,用这个政策合适,可大唐如今建国百年,境内的土地早就分完了。一代人有二十亩永业田,只需要五代人,就能留下一百亩的永业田,大唐的耕地就这么多,从贞观到开元人口翻了三倍,耕地可翻不了三倍。
    而且大部分大唐人实际上是分不到二十亩永业田的,或许偏远地方之人能多分些,可人口稠密的州县根本没有那么多田地可分。
    可若只是这么简单,顶多就是百姓分不到土地罢了,如何又会涉及世家土地兼并呢。
    李长安晃了晃脑袋,她翻了一整日的田地薄册,看得头晕眼花的。
    整个荆州三分之一的耕地居然都在世家大族手下,还大多不是本地的世家大族,而是外来的关陇贵族,五姓七望一家没少。大唐才建国一百来年,关陇地区贵族的手居然已经伸到了位于南方地区的荆州。
    世家大族能够进行土地兼并还得从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说起,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平民多数都依靠着世家大族活命,他们自愿做世家大族的奴隶,住在世家的碉堡中给世家大族做私兵抵抗胡人。
    杨坚为了能够编户齐民,也就是安定流民,所以下达了一道旨意允许奴婢授田,也就是奴婢也能分到田地。
    世家大族就钻了这个空子,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势保证他们的每一个奴婢都能分到足额的好田,若是奴婢死了,则再由其他奴婢顶上。普通平民不一定能分到足额的田地,世家大族的奴婢却能分到最好的田地,甚至他们还不用缴纳税赋累代积累之下,这片土地上最好的田地就都到了世家手中,形成了土地兼并。
    到了开元年间,一方面是世家和权贵土地兼并,另一方面是大唐人口增多土地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人口增长,再有一点就是对外扩张已经到了这个时代所能到达的极限,没有军功可立,唐朝的科举也还不够公平,平民的上升通道被堵死